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6的文章

向談判大師學習---一談就贏:實戰談判思維心得

圖片
我的談判風格最高兩項是競爭8妥協8,競爭這項天賦讓我擅於定錨,用強硬的態度讓對方接受對自己有利的方案,善於處理敵隊關係,必要時能使出非常手段,殺傷力超群,我還有妥協天賦,眼看談判即將破局時,我會讓小小一步,此時對方一定也要讓步我才會接受,我不能接受只有我自己讓步,這樣一來我就吃虧,這兩項天賦,恰好很接近談判中的「藝」,可以讓自己拿到最多的好處。 然而看似超強的天賦點數,對現在的我卻是中看不中用,在對立遊戲這個階段,遊戲時間非常的長,足足有30分鐘,在遊戲過程中我沒辦法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 「你原本的薪水只有五萬,我可以幫你加到六萬。」對方說著, 「不行,另一家公司出七萬,所以我要八萬才會留下來。」一邊想著我的任務目標是七到八萬,沒達到絕不能讓, 由於雙方僵持不下,這兩句話不斷被循環,循環次數最少有8次以上吧, 「我最少要七萬。」這時我讓一點點的步,試試看能不能達成共識。 「我可以幫你加到六萬。」好極了,對方居然沒讓步。 「七萬。」謹守這道死線,我想對方當下覺得我太硬,其實我也覺得我自己很煩。 這三句話不斷的不斷被循環,雙方處於鬼打牆的狀態, 最後,在對方不斷詢問原因後,對方主動將戰場轉移到我因調職因素,我最近年終從80萬掉到30萬這件事, 「我保證你的年終有八十萬。」對方說著, 「不行,我最少要七萬。」我還是沒讓步, 「年終八十萬,平均一個月是六萬多喔!」對方說著, 此時轉念一想,對喔,我的目標應該是我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錢,而不是要求月薪一定要七萬以上,最後我同意對方的方案,月薪六萬外加年終獎金保證80萬以上,對於這個結果我給我自己70分,雖有達成共識但不甚滿意,最後回頭想想我在這談判還有哪些地方還可以改善? 1.耐心不足,沒有充分利用時間 整個談判過程很短,大約只花了十五分鐘左右,猜測對方談判風格是屬於高合作型,從頭到尾充分表現合作的意願,但對方又非常的高堅持,不會輕易改變自己提出的合作計畫,如果我堅持到最後一刻,我認為對方應該會為了要合作不破局而加到七萬。 2.事前準備不足 事後想想,我可以創造許多籌碼來用,我可以在一開始就把戰局放在我要升遷這件事,若能談成那我薪資自然而然能大幅加薪,另外一個方法是是主動提供價值,如果我明年業績沒有達到一定的數字,我的月薪將由八萬變成六萬。 3.忘記爭取其他的利益

談判失敗的經驗

我的談判失敗經驗還滿多的,專案人手不夠跟上司說明後還是要不到人,臉皮薄從沒殺過價,出車禍賠償相關事宜等等,因本人個性溫和,所以生活上各種大大小小的事,絕大多數會往往都是我配合對方,然而,我認為最難談判的對象,就是與我很親密,又同時帶有權威意識的人,與這種人談判時,好球地帶非常狹小,非常的難以合作,是的,就是我父母。 有時候,被要求不願意做的事情, 有時候,自己想做的事情被否決, 有時候,因父母不喜歡所以不行, 父母管轄範圍小至零用錢,打電動時間,作業寫完才可以看電視 (寫完都七點了,哪來的卡通可以看!?),大至未來規劃,學區選擇,一技之長等等,樣樣管。 當我23歲已出社會一年時,想趁著換工作的空檔來場一個人的自助旅遊,地點選在泰國曼谷,聽說此地交通發達、計程車和旅館超便宜,被背包客踐譽為自助新手勝地,沒想到從來沒有單獨出國經驗的我,一提出就被父母強烈反對,理由囊括各式各樣,例如︰ 你又聽不懂電話,怎麼訂位?你會講英文嗎?出事怎麼辦?你這麼有錢喔?你認得路嗎? 碰到壞人你怎麼辦?過海關時你要怎麼講? 總歸就是︰你不行啦,不准去! 當時23歲的我無力招架這些問題,最後我妥協了,改跟團去日本玩,回來後覺得玩得很不滿足,同時也發現不能再這樣被父母管的死死的,所以我開始思考我該如何做父母才能同意讓我單獨自助行?當時我分了五大步驟,詳細如下︰ 一、累積旅遊信用點,先去澎湖,金門,並完成環島,讓家人知道我現在已經有能力單獨旅遊。 二、若有重大事項,事先三個月前告知,好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 三、提出時態度要堅定,讓父母知道我是認真的,不會輕易動搖。 四、製作完整的旅遊計畫書,食衣住行聯絡方式緊急狀況的處理等等,印成一本厚厚的書,然後送到父母面前,一個個講解。 五、若以上方法都做了父母還是不同意,我就去找台北市以外的工作,藉此讓自己離開家裡。 最後,當我執行到第四步,拿出厚厚的計畫書和父母說明後的隔三天週六晚上,我偷聽到父母和朋友聊天時,似乎是這麼說的︰ 「唉呀,這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好像有長進了。」 「他好認真,花了這麼久的時間準備。」 「我都不知道那邊治安還不錯,還蓋了捷運。」 最終在我努力爭取

美式足球之我見

圖片
依稀記得小時候,曾在電視運動頻道看過美式足球比賽, 當時年齡還小看不懂,只知道有一大堆人撲上去想搶那顆球,當下覺得這個運動過於暴力,實在太恐怖了! 這次因作業因素,不得不研究在我生命中壓根兒不需要的美式足球, 起初以為球員們都長的像阿諾一樣又高又壯,如此一來在場上才撞的贏, 在估狗過程中發現,原來美式足球需要各式各樣素質的運動員,在此分享四種主要的位置︰ 四分衛 - 唯一可透過無線電接收教練傳授戰術的位置,除了以傳球帶動比賽節奏以外,更擔任司令塔兼鬥智的角色。 非常經典的欺敵戰術 跑衛 - 體格通常比較矮小,擁有像豹一樣的短跑速度,同時必須閃躲來自四方八面的擒抱。 跑給大家追的概念 接球員 - 球是橢圓形的,它會在空中突然轉向,要穩穩接好它有相當的難度,而影片球員是以「接雞蛋」作為日常練習。 各式各樣的接球練習 阻擋者 - 依靠強大的肌肉與壯碩體型來為團隊強開出一條路,並護衛四分衛與跑衛。 老鷹抓小雞的概念 看了這些影片後,我發現美式足球不需要「全能型」選手,棒球運動中一位優秀打者除了考驗擊球能力以外,還要求跑步速度以及守備時的接球與傳球,至少要具備四種能力,就連投手也必須要下場打擊,王建民也因此而受傷,美式足球則是先瞭解自己特長為何,只要把它練到上乘就能出關打天下,這不也正是 談判能力中的「知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場地」嗎? 我又發現,美式足球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甚至有球員從沒得過一分,因為他的任務只有一項---「讓別人得分」,這也讓我想到, 談判有時候適度的「讓利」反而能成就大局。 腦震盪,是球員們聞之色變的消息,NFL(美式足球聯盟)過去因票房因素,刻意隱瞞球員屬於腦震盪高危險群的事實,畢竟沒有任何球迷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所支持的英雄在自己眼前被撞成殘障甚至死亡。最近NFL已被踢爆,需支付十億美元賠償金給數千位NFL前任球員,以達成和解, 談判過程中,有時候選擇刻意隱瞞或說了太多的謊言,短期內可以得到最大的好處,但萬一被對方一步一步找到證據時,自己將處於萬劫不復的地步, 另外談判也需要觀察對方此時此刻是否正在說謊,避免讓自己走入對方的陷阱裡。 話說回來,上述理論我只是寫出來打打嘴泡而已,對談判仍是一竅不通啊,我自己也是從 Alex Cheng  的部落格裡面偷學幾招的,呵呵呵。

該不該裝第二個電子耳?

圖片
今天收到妍妍媽咪的來信,經授權可分享於網路上,全文如下︰ 首先,我手術三個月後沒有積極的訓練,因為我發現有些常常聽不懂的聲音,在訓練了一個月後這些聲音仍然聽不懂,當下認為即使繼續訓練下去也只是浪費我的時間,今天離當初開刀日期已將近一年,成效與開刀三個月後相較之下有進步一些些,但也相差不遠,這也證明術後復健的重要性, 術後復健 請務必持續 , 直到進步程度緩慢才停止 。 第二個問題︰該不該裝第二個電子耳? 由於我只植入一個電子耳,所以我無法以切身的經驗分享究竟要裝一個好還是兩個好 而我想到有三件事值得深思︰ 一、單耳的缺點? 有許多文章提到只戴一個電子耳,確實會分不清楚聲音方位來源,只是這些文章沒提到的是, 當雙耳聽力皆很差時,不是每一個人都分的清楚聲音方位來源 , 小弟特別詢問六位中度與重度且有佩戴兩個助聽器的朋友,有些人需要遲疑一秒才會知道聲音所在,也有些人認為直接回頭找比較快,因為他們常常猜錯,而這些朋友中,沒有一位能立即說出聲音是在那個方向。 二、雙耳與單耳之間究竟差了多少? 有許多研究指出,配戴雙耳效果會比單耳好,以我配戴過雙耳助聽器的經驗法則來看,這是正確的,因為聲音會變得更立體,聽得更清楚。至於究竟會比單耳進步多少,這裡要打個問號,畢竟第一個電子耳通常是選擇優耳去開的, 若再去開一個較差的耳朵,幫助究竟會有多大? 或許您可以試著把一邊的耳朵用耳塞塞住,又或著把一隻眼閉起來,體驗看看那種感覺,試問,只用一隻眼睛所看見的風景,會覺得它看起來很不清楚嗎? 兩個耳朵確實會讓聲音變得更立體,但原本聽不懂的聲音在裝了另一個電子耳後,又會聽懂多少呢?這個答案目前仍然沒有完整的數據可以說明,換句話說這只能靠運氣,如果進步很多就是賺到的,假如只有一點點或沒進步時,就變成純享受立體聲的樂趣。 三、科技的進步 由於人工電子耳目前每兩年推出新型號,電極,頻道,晶片都比前一代更加進步,故金錢的運用方式目前我想到有五個選擇︰ 1. 未來購入可支援腦內型號的新語言處理器,目前大約要20~30萬左右。(語言處理器就是掛在耳上的東西) 2. 若孩子學習狀況無慮時,第二人工電子耳可以等到孩子長大了再詢問是否要裝上更好的。 3. 等聲音轉文字的機器問世,到時候根本不需要人工電子耳。(目前IOS已經有了,只